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33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思 《中国农史》2003,22(3):84-95
本文从农耕结合的角度去观照近代中国农村家庭的生产样态以及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等问题 ,进而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性格进行考察。华北的旱作农业特别是耕种作业需要并行使用复数的役畜和多人的共同协作 ,因此近代华北的农家不得不与他人相互结合起来 ,以解决农繁期畜力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近代华北农村存在着多种农家间的农耕结合 ,除了搭套之外 ,还有劳动力与劳动力、劳动力与畜力、畜力与畜力间的换工 ,有役畜和农具的无偿借用 ,以及代耕、帮工、伙养役畜、共同租种、共同雇工等形式。对这些农耕结合的不同评价导致了泾渭分明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认识论。本文指出 ,在近代华北农村 ,相当多的农耕结合形式 ,以其合理的、对等的原则及灵便性逐渐成为华北农家农耕结合的主流。  相似文献   
222.
本文选取3个农民自组织作为研究案例,这3个农民自组织分属于治理现代化处于不同阶段的3个村庄,具体分析其农民自组织公共参与的现实逻辑。基于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分析指出,农民自组织公共参与逻辑沿着组织及其成员经济利益最大化、村庄治理权力和治理地位的获取、组织公共精神培育及村庄公共价值实现的路径推进。村庄应基于农民自组织公共参与逻辑及进路,采取选择性激励方法,激励农民自组织公共参与,推进村庄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23.
丁雨莲  陆林  黄亮 《旅游学刊》2006,21(7):12-16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平稳下降,中国家庭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不断攀升.文章从丽江大研古城沿街店铺经营业务入手,搜索大研古城的文化休闲旅游符号,分析其形成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有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市场需求的拉动;内在动力机制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政府决策因素.对比丽江大研古城和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特征:文化休闲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文章认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型遗产地应冷静对待,避免盲动,做出适合自身文化本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24.
余琳  张智威 《价值工程》2014,(6):314-316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了民族、地域的个性特征。但目前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很多古村落渐显的颓态,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佛山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分析古村落凸显颓态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实际提出实施建档管理、功能置换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等措施,对古村落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从而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25.
:山水是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和规划的核心因素,山水意象的变迁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意识形态。诸葛村自元代建村便以山水为胜,如今则以“八卦奇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首先通过古籍文献分析,提取诸葛村的古代山水意象,结合实地调查将其转译于现状地形图上;然后在诸葛村展开调研,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认知地图绘制,获取当代人群的山水意象及其感知强度,并根据与变迁历程直接相关的年龄划分人群,以细化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和分析,对强化、弱化的意象分别进行解读;最后归纳山水意象变迁的原因,并指出传统乡土聚落在未来的保护更新与旅游开发中,应注重对山水文化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以实现传承。  相似文献   
226.
借鉴韩国经验 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发展新村运动的经验,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27.
当前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乡村收缩”现象对乡村 景观产生巨大冲击,威胁其价值维持。立足乡村景观价值衰 减现象和机制的解读,通过质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大足区玉 峰村的半结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解译,以实证方式论证乡 村景观价值的衰减感知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乡风民俗淡 化、空间风貌衰败、田园景观破损及生态环境退化在村民关 于景观价值衰减的现象感知中呈现强度递减趋势,而社会结 构退化、文化土壤消解、生产关系弱化和土地利用转化等作 用机制则是由深入浅地诱发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的关键因素。 据此,建议后续应从历史保护、文化再生、产业构建和规划 管控等角度加强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和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228.
陈思  罗尔呷 《南方经济》2022,41(12):82-98
大学生村官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基层治理力量,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与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否有助于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有待验证。文章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农村基尼系数,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构成了大学生村官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文章采取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替换控制变量与更换估计模型(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采用IV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稳健。进一步机制验证发现,大学生村官可通过提升"社会保障力度"与"社会治理水平"的中介路径来调节收入再分配,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大学生村官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其对资本禀赋较强地区(东中部、非贫困村与村支书学历高中以上)的收入差距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可见,大学生村官政策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政府应做好大学生村官政策与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政策的有机衔接,促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自身人力资本优势。同时,政府需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以确保政策效果的普惠性,助力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229.
本文针对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天水市杨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治理资金的匮乏、治理主体责任划分模糊以及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我们应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领导干部要积极树立榜样,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以保障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